@所有人,社群运营这么做,从此不缺客流!

作者:DTMXX 浏览量:3651次 2021-08-11 20:12:46
众所周知,现在的互联网时代,流量红利已经是过去时,各种所谓的风口也已经成为了过去,即便是知识付费领域,早就已经转入了下半场。所以在这个时候,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,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私域里面,想要通过私域流量的运营,来分到一杯羹。

虽然说,私域不等于社群,但是不可否认的是,就现阶段而言,社群依然是私域范畴中最重要,最关键的一个版块。所以关于社群运营的概念、攻略以及各种玩法,层出不穷!都想要通过社群运营,来提升用户黏性,挖掘用户价值。


绝大多数的人在运营做社群的时候,仅仅只是为了做而做,并没有进一步去了解做社群的真正意义,更不用谈什么是私域了!

从流量运营到存量运营,我们应该意识到,这其中的改变,不仅仅是在资源上进行了倾斜,更重要的思维上的改变。过去,在流量运营时代,所谓鱼塘理论:让用户做到聚合,才能构建价值,但是在存量运营时代,这个理论必然是行不通的!!!

毕竟,想要在鱼塘里养鱼,你首先确保有活水!活水才能养活鱼、养好鱼!


所以在存量运营时代,社群运营首先应该确保社群的活力,不然,你聚合再多的用户,搭建再多的社群,都是徒劳。

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,我们都在说,要想在市场上分一杯羹,就需要抢占用户碎片化时间。在面对海量信息的时代,谁能够在第一时间抢占用户的眼球,也就有了更近一步挖掘价值的可能!那所谓的碎片化时间,其实在本质上就是在抢夺用户碎片时间的注意力!用户会被什么所吸引、会为了什么样的内容,去花费精力,这就是我们在做运营时的侧重点。这也就是所谓的注意力经济。

所以回到社群运营这里,所谓的社群活力,其实本质上就等同于用户注意力。你的社群能否引起用户关注,让其愿意花费更多时间沉浸其中,决定了你鱼塘内的活水质量。

相信很多人都遇到过这种情况,突然有一天,就被朋友莫名其妙的拉入一个微信群里。其实进入一个社群后最让人受不了的就是,一进入微信群,群主就是来时刷屏式的发送消息,遇到这种情况我们肯定就会设置免打扰了!

结果变成了,虽然我依然存在于这个社群里,但是跟一条死鱼没有什么区别,我对于群主而言毫无价值,因为他并没有抢占我的任何注意力。

可能会有人质疑,觉得自己的社群,每天分享的都是非常有价值的东西。先不说你所谓的价值对于用户来说是不是也同样具有吸引力,即便是真的好东西,在刚进入社群,彼此之间尚还处于弱关系的时候,没有人愿意在不熟悉你的情况下付出很长的注意力时间给你


以面对像这类生命周期已经结束,又无法抢占用户注意力的社群,不如索性直接解散。

社群运营,本质上是链接用户,从而进行小生态的构建,在运营上应该是以深耕用户关系为出发点!

目标事件与情感流动是社群的两大粘合剂。

绝大数社群在运营的开始,最为重要的部分,就是要设计共同目标事件,运营者与用户之间、用户与用户之间、以及用户与目标之间的关系进行强化,通过共同完成某个具体目标,这样既能抢占用户注意力,又能强化彼此之间的关系。

当社群运营到一定阶段以后,共同目标时间的吸附力也会有一定程度的减弱,这和时候我们就需要找一个黏性更强的东西来吸引用户,你去看看,所有社群生命周期最长的社群,毫无疑问肯定是家族群和工作群!因此比目标时间更近一步的其实就是情感!以情感为纽带,才能发展较强的社交关系,才能够进一步深化用户关系。

因此我们根本不需要去逆势而为,去做一些强行拉长微信群声明周期的事情,而是应该在社群还具备那么一定生命力的时候,对现有客户进行筛选与分流,让想要留下来的用户,游向新群。

讲到这里,各位也可以回头看看,自己的社群是否具备共同目标事件和情感流动这两个核心?再结合线上社群,时间才是容器的这个概念。你也就不难发现,为什么越来越多的社群打着学习旗号了。

因为在学习社群里首先具有周期较长的目标事件,毕竟学习是一个交付的过程,不是一个交易的过程同时学习过程本身就会产生思想碰撞,从而进一步产生情感交融,这是一个自然过程,既不刻意也不违和。为什么以前类似MBA商学院这样的会如此风靡?你肯定也听过一句话:去商学院的根本不是去学习,而是去混人脉的。这其实也证明了,学习本身就是一种社交,学习所形成的社交网络还是属于相对优质的社交关系网络。

总结:不管是什么行业,什么类型,在社群有限的生命存续期里,不要把社群当做是一个信息传播的集散地。而应该把它当成是关系构建和彼此对话的心灵空间!以共同目标事件为载体,以情感流动为纽带,这样才能发展出足够强的社交关系。所以,有时候学会舍得,该解散就解散那些已经无用的社群,并不会让你失去原本已经积累的用户资源。

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抖推猫电商助手(ID:DTMEB09)编辑DTMXX